了解更多中国玄学文化知识
生活当中,流传着一种民间的习俗,一旦一方去世,另一方不能亲自送葬。而当逝者的棺椁被送入墓地时,古人称之为“出殡”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:民间的习俗,当一个人离世后,出殡时为什么配偶不能去送,期间最忌讳的七件事?
民间的习俗
据说逝者的阴魂会缠绕着活人,最终将其也带走,以续前世的夫妻情缘;因此不建议健在的配偶亲自送葬并非出于冷酷无情,而是为了保护生者。这样的习俗规定意在避免健在的配偶二次伤害和心理打击,给予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适应。
丧事中最忌讳的七件事
一、忌老人走时身边无亲人
在古代,人们极为重视传宗接代的观念。当老人临终之际,家中必须有后辈陪伴,认为这样逝者在离世时不至于孤独,也能在阴间得到亲人的陪伴。如果老人在临终时,所有亲人都能在场,这被视为最大的幸福,因为这意味着老人离世时没有留下任何遗憾。
二、忌让逝者光着身子去世
根据古老传统,当长者年事已高,在闰月年份,子孙会提前准备寿衣。这一仪式象征着对长者的尊敬和祝福,也为其带来内心的安宁。当长者生命垂危时,家人会在其离世前将殓衣穿在身上,因为让逝者赤身离世是被视为不敬之举。
三、忌用缎子做寿衣
寿衣的数量和材质都是经过精心考究的。通常选择五、七、九等奇数来表示件数,而不会选用偶数;而在材质上则偏爱绸子,因为“绸子”与“稠子”谐音,象征着子孙繁衍,因此忌讳使用缎子,因为“缎子”与“断子”谐音。
四、报丧忌讳
当家中长辈去世后,子女们需要第一时间通知亲朋好友。当向亲朋好友报丧时,报丧者不得踏入他人家门,需向亲朋好友行礼,并告知家中有人去世。
五、下葬后的忌讳
逝者葬礼过后,子女们三天内不宜参加娱乐活动、理发等。
六、骨灰盒的忌讳
在选择逝者骨灰盒时,应避免使用柳木。传统认为柳木因为无法结籽,使用它制作骨灰盒可能会导致逝者后代绝迹的忌讳。
七、守孝期间的忌讳
1. 在古代,家中长者辞世后,子孙们需守孝长达三年之久。然而,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,这一传统逐渐被缩短,有些地方甚至将孝期压缩至49天。
2. 守孝期间,必须避免穿着鲜艳的衣服,被视为对逝者的不敬之举。
3. 守孝期间,家中子女在半年内不适宜举行婚嫁之事,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。
以上是关于民间的习俗,民间的习俗,当一个人离世,出殡为什么配偶不能去送,期间最忌讳的七件事,得知广布传世人,广结善缘!